陈冰——这个名字给人一种冷的感觉,同时又给人一种“纯”的感觉。为什么说“纯”,因为有雪才有冰,而冰清玉洁这句成语早已成为文人墨客们形容人格人品的话。意味这人干净、纯洁、格调高雅、大有“出污泥而不染”的莲花之态。说到这里也许大家心涌疑云,这个老赵尽会吹!一个人的名字怎么就能看出这个人如何?这话不假,人名只是一个符号,生下来爹妈给取的,可是中国现在流行一种命象学,就是看名算命,这也可说是迷信,但迷不迷信暂且不管它,值得一提的是一个人的名总是从成千上万个汉字中挑出来的,为什么他父母不挑别的,要挑这个字?而这个字——说来也怪,有时还真对此人的一生有预兆作用。
乱举个例子如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,听见没有“世凯”,出色又出众,他身为汉人,在满清末代王朝的明争暗斗、尔诈我虞、四面楚歌、内扰外患、加上腐败糜烂的政治险途中几经沉浮,最终会成为北洋军的大帅,连中华民国的创史人孙中山先生为了顾全大局都不得不把“总统”之位让给他。当然,他在历史上的地位自有史学家去评说,这里只是指他的名字是否有什么征兆而言。
其实,从前笔者从来不信这些,现在却多多少少信一点,因为我曾经想过我的名字,明明一个“军”字是个行武的,为什么我偏偏习上文?后来请测字和算命先生看,都说我是习文的命。我终于明白,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什么值得信或不信的东西,一切均看个人的造化。一旦走上了信的这条路,九牛二虎也拉不回。中国的“法轮功”痴迷者就是证明,连杀人犯罪的事都要去做,说什么叫“护法”或“成全”。可见信者有信者的理由,不信者有不信的理由。不过这都是闲话,还是来谈谈本文正题——陈冰及他所领导的现在的龙华医院。
之所以称为现在的龙华医院,是因为这所国有独资的中国医院在金边落户已有多年,其名声不小,几乎在华人族群里是家喻户晓,在中港澳台等来柬投资经商和做劳务的人士当中,有一定的知名度。虽然没有统计过龙华医院开业以来总共为多少人看过病,但笔者相信,凡中国人十之八九光顾过这里。因为病是不能不治的,要治病是不能不去找医生的,要找医生是不能不进医院的,要进医院是不可能无端拒绝去龙华的。毕竟龙华医院是一家医疗设备精良、科室齐全,有着国家“三等甲级”医院背景的境外医院,中国人或者华人生了病,去这所医院治病是很正常的。
但是,这所医院前几年经济效益一路下滑,直到现在还处在赔本阶段。为什么会这样?新上任不久的陈冰院长这样说:首先是职工们的观念仍然带是国内的意识,第一、老爷作风,认为医生这行业是只有别人求你的,从而养成了行业派头。第二、是观念导致的服务意识的丧失,内部管理混乱,无序。第三、是反正有工资拿,效率好不好,没有人关心。由此而产生的后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,病人来到医院,犹如来到“广寒宫”,遇到的是没有笑脸的医生,没有笑脸的护士,甚至是没有温暖感觉的环境。对此笔者也听到过一些评论,说是进龙华医院输液,不知选哪铺床躺,因为太脏。确实也是,笔者几乎每天经过龙华医院,都觉得不但外观显得沉旧,进里面去也觉得是一片黑乎乎的,所遇见的人没有任何表情。
但是这回笔者去龙华医院,感觉却大不一样了。首先是医院的里里外外全部进行粉刷,进门的刹那就有新鲜感。之后进了门,刚走到门诊那里,从屋里和门边立即就上来三个人问:先生,您看病吗?那三张笑脸别说,还真让人难堪。因为人家那么热情,而我却不是来看病的,如换了其他真正的病人,我想就凭这样的态度,还没吃药也许病就好了许多。后来我才知这一切都是陈院长率职工们自己动手干出来的。对此,陈院长这样跟我说。他虽然上任不久,但在国内时就对这里的情况有所了解。这也是总院领导知道
这里的问题多多,频频调兵遣将,派他来决心要把这所医院办好的原因。他说,我们是国有境外医院,我来时就作好了思想准备,这不是单一以医治病人为目的的医院,国为它是国有,所以它同时也肩负着国家的形象。他说,要是私营或者股份制,既然是不赚钱只赔钱,买掉转让撤走就完了。就因为是国有医院,所以卫生厅的领导才那么重视它。
说实话,与陈院长谈话,人很轻松,随意,毫无拘束感。原因是又回头来引喻他的名字。如同我的“军”是不武一样,他的“冰”字尽显得热。事先——还在我们同去参加贡不篮球赛的商会活动时,他就背了药品医疗包一同前往,有队员摔伤立即擦药水,并且还进行义诊,这样的医院院长我还真没见过。那时候他就告诉笔者他要对龙华医院进行整顿,不想事隔才半月,龙华医院就有了这样大的变化。要不是我亲眼所见,我真的还不相信。就如他说的,他原来就是总院的副院长,医务处长,管理全院的医疗质量。就是说他原来的日子好过得很,为什么要来柬收拾这个烂摊子?这他不说我也看出,是出于一种责任心、爱国心。他说(他说话时总是带着自然的微笑)我算是“临危受命”,上级派我来,可见对这所境外医院的重视,也提醒我这也是党的事业,关系到医院和政府的形象。他说胡乾文大使在北京时也跟总院的王院长见过面,大使说,这所医院我们有责任克服一切困难把它办好。彭刚参赞也诚恳地向他提出许多建议,要求他把医院办成一所环境好、服务好、医疗质量好的三好医院,使之成为我们广大华人华侨及中资员工们的可靠的后勤保障。
经了解,目前他对龙华医院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整顿。
一、健全强化内部管理机制,严格执行三班交接制度,加强职工工作纪律性,对散心、灰心的职工进行思想教育,要大家坚定信心、稳定心态、做好本职工作。
二、过去本地护士没人管,松松散散养成了习惯。现在要求她们认识到自已本职工作的重要性,要求她们必须以微笑服务、热情接待病人为本,要让住院看病的患者在医院有温暖温馨的感觉。另外,要求她们业务水平一定要过得硬,对她们采取教育辅导相结合的措施。
三、改善环境。这方面不但在硬件环境上做到每个病房干净整洁、每条走廊明亮畅通,每面墙壁洁白无尘;还要求每个医护人员上班一定要着装整齐,不允许穿拖鞋或短裤上班。为严肃纪律,陈院长规定了上班时间,哪怕没有病人也不允许大伙聚集聊天现象发生。另外,每天他亲自到各处检查卫生,他说我只要用手摸出灰尘,就要求当事人重新打扫洗整,再不行就扣工资。实行奖惩制度,做得好的有奖金。
四、强化医疗质量,严格保证医疗安全。陈院长说,在国内我就是负责医疗质量的,因此我也要把国内一些优秀的管理方法引进来,辟如“三查七对”制度,现在我要求大家要做。就是说医生开出的药品一定要查是否正确。用药一定要对病人名单、对床位、对临床护士、对使用剂量、对医生的药方、对药用效果。确保不发生任何医疗事故。
陈院长还谈到了医院的文化建设。他说让职工树立创建优质服务、品牌医院的意识非常重要。一所好的医院,必须有它的文化精神内涵。要让医护人员们都懂得爱护健康、保护生命意义。他说,以人为本、人性化服务,给病人创造最大的方便,是博得广大病员信任的重要环节。比如,及时给病人送一杯热水,病人需要报纸也及时送到,这些事看似小,影响却大。再比如,现在我在每间病房和走道上都挂置了一些壁画,有风景、人物、写意的,这就使病人在里面少了那种阴森森的感觉,病人候诊时心情也比较放松。
另外在优质服务的前提下,降低药品和医疗价格,替病员着想,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。关于这个举措,陈院长说,职工们确实有的很想不通,本来就效益不好,赔钱,还降价岂不是雪上加霜?但是我认为我们办的医院不是那种私人小诊所,我们要有长远的目标和打算。实事上医院的效益与病人的利益是紧紧相连息息相关的。没有病人就谈不上效益,现在我们是在赔钱,但我们赔钱不是赔在某个病员上,而赔在整体缺乏病员上。那么降低了单个病员的治疗费用,从而增加了病员,等于是增加了效益。如同商业上说的“薄利多销”一个道理。
陈院长还把今后的打算作了阐述。他说下一步他将引进总院的“微创手术”,增加乳腺专科等,要添置必要的设备。并且还要增加技术精良的主治医生来柬。这方面当然是高投入,回报期长,但总的来说不断开展新项目、引进新技术,服务于广大华人华侨和柬籍人士,创建品牌医院、为国争光,是我们的方向。他在结束采访时说了句发自内心恳切的话:总之我是任重而道远啊!
陈院长今年42岁,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,至今有22年肿瘤外科临床医疗实践经验。并且在国内身为国家三甲大型医院的副院长,积极响应上级的指示,放弃国内优越的生活条件,来柬艰苦创业,足以体现他纯洁高尚的人格和人品。加上他性格温婉,待人亲和,对工作有一股子热情和责任感,让笔者不但对其名“冰”字有所喜爱,同时,还想到一首诗句: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碧如兰,能不胜江南?
相信中国龙华医院,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医疗界处于百舸争流的竞争局面下,有如一艘大船,张着远航的风帆,迎着灿烂的朝阳,驶向辉煌的明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