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莱隆公司的钢铁、水泥两大项的销售额,均已达到数万砘的水平。在刚刚过去的2002年里,公司的业务比以前又有了新的增长,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。说起这些,杨春强调:是当年选对了柬埔寨这块发展福地,又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,才有了今天的收获。
坎坷起程 四处漂泊 终选柬埔寨发展
杨春说,初来时看到金边的路又脏又烂,居民房屋破旧,市政建设几乎为零,他顿时感到这里是百废待兴,其实是蕴含了无限商机。加之当时柬政权刚刚趋于稳定,国家将经济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,一轮大的经济发展已渐露曙光。杨春当即决定,扎根这片土地。
准确选中切入点依靠三大成功经验 生意终于走上正轨
九六年起,杨春找到机会,开始做起钢铁生意。后来的事实证明,钢铁生意大进大出,业务发展迅速,且又符合柬国家建设的需要,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生意切入点。
而他事后总结出来的三大成功经验,在创业之初就给他以巨大的帮助,也使他的生意由此走上正轨,迈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。
这三大经验,其一是:要找一家好的合作银行。多年来,莱隆公司的开户行就只有加华银行。杨春说,当时金边的银行多过二十多家,象富国、第一海外、太平洋等银行都曾拉过他,还许愿给他优惠的贷款条件。但他不为所动,他说在接触中他觉得加华银行的人办事十分认真谨慎,态度诚恳热情,给他以负责可靠的印象。他从此便将自己的业务全部放在了加华。
譬如,杨春说,他的业务经常要开具上百万美元甚至更在面额的信用证,有时也要做一些短期贷款。尽管知道他业务绩优良,尽管从银行高层到具体办事员都与他十分熟悉,但银行的每一笔往来账目、每一次审查都是十分的严格和仔细,从不马虎敷衍。杨春说,有些客户对银行的认真劲表示厌烦,认为每次都要审查相同的东西,根本没有必要,其实这样的银行才是真正认真负责的,是客户值得信赖的银行。
谈到与银行的关系,杨春还是带着感情色彩地说,这些年他的生意先求稳定,后图发展,这也是因为看到加华银行的经营方针而有所感触,加华银行近年来的业务领域一直是在扩大之中,但每一步迈得都十分地稳健,并不盲目求快。杨春说他就是在学着加华银行的样子做生意。杨春认为他的另一大成功的经验是:找对生意合作方。这些年来,莱隆的货物大部分都由更加著名的泰文龙集团包购了。以这样有实力的大公司为依托,生意少了许多风险,自然也做得得心应手,顺风顺水。
还有第在条经验:是要敢于加大生意的投入,做大生意的规模,让企业具备抵御风浪的能力,莱隆为此而建立了自己的大型运输车队,盖起了自己的仓库,使自己的经营成本大幅度降低,更增加了自己的竞争优势。
买船涉足航运业逐渐扩展业务范围
为节省运费,减少运输中产生的种种纠纷,九八年杨春产生了自己卖船的念头,并卖下了一条自己中意的九千砘货船,改名为“莱隆”号,从此当上了船老板。
莱隆公司的货物由于有了自己的船运,竞争力显得更加强大。但船老板却不是那么好当的,要真正管理好这艘近万吨极的货船,需要管理好船长、船员,要给他找货源,安排维修和参加年检,要学习航运知识、船舶管理知识,船舶还要参加国际级的十分认真严格的各项认证体系。这些对于杨春来说,相当于要重新掌握一门全新的、深奥的学问。杨春却不畏艰难,从头学起,很快攻克了一个个难关,成为一个内行的、运筹帷幄的的合格船东。
现在,“莱隆”号经常满载着钢材、水泥驶来西哈努克港,再转往印尼、巴新等国,装上原木运回中国。“莱隆”号每年又可为其公司创造一笔可观的收入。
杨春生意上的另一项大的动作是投入巨资,要建一个纺纱厂。如今一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已经建好,数百台套的机器设备也正在安装调试之中。对于这个项目的上马,杨春表示不只是要增加公司的经营范围,也是为了带动相关产业,增加柬埔寨的就业机会。因为纺纱属于上游工业,纺出的纱可以用来织汗衫,织毛巾。象有些家庭,就可以买纱到家里织汗衫卖,为家庭增加收入。
对中国投资者的一点看法
这几年,许多人都说柬埔寨的生意越来越难做,作为少数成功者之一的杨春先生对这一现象有着他自己的看法。他说,认为柬埔寨落后且贫穷根本没有什么生意好做;及认为金边满街跑着外国车、晚上处处灯红酒绿就以为柬大有富裕的人群,欲盲目投资经营,这两种看法都是欠妥的。柬政府现在致力于发展,提出旅游、制衣、市镇建设几个重点发展方向,这本身就是商机。一个商人只要他坚持把符合市场需要的、优质廉价的货物运过来,他的生意就一定有希望。
杨春说,人必需要老老实实做人,认认真真办事。这样,他就有望取得长久的、真正的成功。
柬埔寨是第二故乡
杨春九三年来柬发展至今已逾十个年头了。他对柬民族的品性、习惯已经了解甚深,对柬埔寨这块土地也有了很深的感情,立志要用自己挣到的钱,回报这块土地,回报这里的人民。
莱隆的员工,对他们的老板是满意的,尊敬的,因为他能以宽仁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。纺纱厂安装设备时,正值柬埔寨的酷暑天气,杨春便亲自下厨房安排为工人们熬好白糖绿豆汤,让他们解暑。为避免工人们碰伤脚,他买来新球鞋发到每位工人手里。他还出资安排公司的优秀员工组团到泰国旅游。
杨春说,柬埔寨的工人其实是很纯朴善良的,他们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,因此,他作为老板,更要多体贴他们、关心他们,毕竟企业的运作离不开他们。杨春还曾拿出九万多美元,把工厂门前一段很长的烂泥路修成了平坦的水泥路,使周围的单位和群众也大受其益,那也是金边市内的第一条水泥路,他为此还受到金边市政府的嘉奖。
对柬埔寨这片热土,杨春是充满了感情的,他认为只有在柬埔寨,才成就了他做一番事业的梦想。所以,他喜欢这里,喜欢这里的人民,他说“这里的人民是那样的纯朴和善良,这里有能使我充分发挥才干的环境,有抓不完的商机,这里让我感到无比亲切,我早已把这里看做是我的第二个故乡。做为一个曾经漂泊不定的商人,能在这里落户,逐渐地融入这个社会,这也是我的一个心愿。”
因此,杨春能尽自己所能参与到建设这个国家的行列中来,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互相帮助,共求发展,在这个过程中也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的证实,这又是多么美好而又有意义的事业啊!“一个远道而来的商人,能做到这样,还有什么不能心满意足的呢?”他说。